智能家居引各方關注
瀏覽 16523 次 【字號 大 中 小】 發布日期:[ 2014-2-28 ]
進入2014年以來,一股“智能家居”概念熱潮正在全球范圍內悄然升起:先是在2014年美國CES國際消費性電子展覽會上,各大電子廠商推出了品類繁多的智能家居產品,而后谷歌在近期宣布以32億美元收購美國智能家居企業Nest,各種與智能家居領域相關的消息可謂源源不斷。 其實據記者了解,智能家居概念進入我國已有近二十年,而工業和信息化部更在2012年將智能家居作為9大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列入《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那么,為何智能家居產品會受到市場歡迎?相較傳統家居生活,其“智能”一面如何體現呢?未來是否被市場所看好? 智能設計改變家居環境 顧名思義,智能家居的重點是表現家居的智能性。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中銷售的智能家居產品涉及家居產業的各個領域,大到私人家庭影院、整體廚房,小到燈泡、插座,均可以通過加入科技元素使之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以一款LED智能燈泡為例,消費者在市場購買后,僅需將該燈泡安裝在家中已有燈座上,然后使用手機掃描產品的二維碼,即可使用該手機在室內的任意角落控制該燈泡的照明強度。同時,為了使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消費群體可以體驗到該燈泡的便利性,該燈泡還搭配了無需在室內布線的無線開關,使很多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消費者同樣可以在室內的任意地方遙控開關燈泡。 除此之外,目前市場中還有可以做體檢的智能馬桶、可自動追蹤被隨意擺放物品的衣柜、同時兼具鏡子與電視功能的智能電視等品類繁多的智能家居產品供消費者選擇。 中投顧問家電行業研究員趙慧智認為,智能家居的重點在于智能!爸悄芗揖赢a品通過家電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可以為用戶提供智能的生活體驗,同時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適性的產品! 北京業之峰諾華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張鈞表示,諸如無線開關、電動窗簾等智能家居產品確實在改變著其使用者的生活,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體驗到其所帶來便捷與舒適。同時,這類產品也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成為一些消費者的生活習慣。 技術欠缺藏安全隱患 既然智能家居產品可以使消費者的生活變得更為舒適、便捷,那么理應受到市場的歡迎。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一領域雖在國內已有近20年的發展,但市場整體規模仍較小。 更有相關企業負責人悲觀地表示:“目前對從事智能家居行業的企業而言,前途是光明的,但目前均未找到出路! 那么,究竟是何種因素限制了這一產業的發展呢? 多位業內專家認為,價格是制約智能家居產品大規模推廣、應用的首要原因。仍以上述燈泡為例,記者從其生產企業了解到,目前該燈泡的市場售價為129元,若搭配無線開關則需再加89元,而在建材市場中,去掉“智能”后的產品組合售價不超過10余元,兩者相差超10倍。 該企業負責人坦言道:“雖然我們做的產品在功能上確實是燈泡和開關,但由于其原料成本和工藝成本遠高于傳統水平,目前只能將其定位為電子產品而非傳統家居產品進行銷售。當然,若以電子產品論,這一價格著實不高。” 雖然價格因素放緩了智能家居產品向大眾消費市場推廣的腳步,但與技術不成熟及市場標準欠缺導致智能家居產品不“智能”相比,價格的負面影響可謂有限。 據了解,由于當前業內尚未有對智能家居產品傳輸信號做出統一標準的規定,這使得各生產企業所生產產品在適配性上出現巨大問題。若消費者在家中安裝多款多品牌智能家居產品,可能需要安裝多個遙控系統才能如愿使用這些產品,但這些復雜的操作系統難免會增加消費者的使用負擔。 此外,安全技術的不完善更使部分產品使用時存在巨大隱患。 近日就有國外研究機構稱,當前市場中在售的部分智能家居產品存在信息安全漏洞,黑客可通過無線網絡對其入侵,遠程控制智能家居產品并獲取使用者的個人信息。 對此,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周軍表示,國內在售智能家居產品同樣存在這類問題。同時,他還提醒消費者,智能家居產業在信息保護領域仍處于空白階段,消費者在使用智能家居產品,特別是智能安防系統時,可能會面臨重要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潛力巨大引各方關注 雖然目前智能家居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被發現存在諸多問題,但對于其未來前景,業內專家與相關企業負責人均向記者表示了樂觀的態度。 張鈞表示,當前家居消費市場正發生變化,越來越多成長在互聯網下的“85后”成了家居消費主力軍,而這類消費群體也奠定了產業發展的基礎。此外,他認為,雖然目前智能家居產品的價格很高,但其成本終將會隨著批量化生產降低,由高成本所帶來的高售價問題也會得以解決,而那時市場自然而然會從高端市場向低端市場下移。 趙慧智也認為:“目前國內智能家居產業的市場規模在百億元左右,相對其他行業而言規模較小,但亮點應在于未來的發展前景。我相信隨著智能家居產品的逐步成熟及消費者需求量的增加,智能家居產業有望在十年后達到上千億元的規模! 雖然業內對智能家居產業普遍看好,但君聯資本執行董事沙重九提醒道:“目前,智能家居產業可謂百花齊放,各路廠商爭相進入該領域。對于這些新進入的企業而言,首要任務是專心做自己的特色產品以及品牌。同時,企業還要加強產品的用戶體驗,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贏得更多消費者! 記者手記:從消費者角度做設計 記者近日參加了一場智能家居產業論壇。與會期間,記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在各位發言的嘉賓中,最受聽眾乃至同臺嘉賓歡迎的并非是持有大量資金進行投資的風投人,也不是背靠行業龍頭的產品經理,更不是那些侃侃而談的業內專家,而是來自一家自嘲為“片兒”般規模的初創型企業負責人,而該負責人在會上談得最多的就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設計產品。 其實,企業通過復雜設計為其產品增加賣點的行為無可厚非。但在現實中,有些企業的產品設計一味追求工藝繁復,技術精湛,而忽略用戶基本情況,比如就有一些企業在為老年人設計智能家居系統時,以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為先決條件,這種使人感到啼笑皆非的前提假設著實難令人滿意。而此類“不走心”的設計在浪費企業各項投入的同時,也在浪費著消費者寶貴的好奇心,而失去了這份寶貴的好奇心,企業更將會失去在“智能家居”這片藍海中暢游的機會。 來自:新浪網